如今的觀影行為,是要付出財力、精力和時間的,觀眾的每次購票行為都會伴隨著其他的消費,因此看電影更多的是一種綜合的對比,單純幾塊錢的差距,顯然不足以令觀眾離場,反之,9.9元的爛片也不足以令觀眾進場。
唯一能令觀眾離場的便是爛片不斷、透支觀眾的信心。而離開了票補這個保護傘之后,只能更加刺激創作端拿出更好的作品,同時,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,這個后票補時代,相反也能檢驗觀眾的真正成色。
接下來究竟
將有哪些變化?
由于最終的確切政策還未出臺,因此只能就目前得到的信息做一系列判斷。
票補在經歷了近5年時間的發展之后,終于將要告別,在整個歷史大舞臺中,它確實有著推動市場發展,尤其是在引導增量市場、低頻觀影的群體中起到了巨大作用,因此并不能埋沒它的價值。
接下來勢必將有很多變化。
第一,失去票補后票價是否會提升?這里要分開講,首先是從全國影片的均價上,然后是觀眾實際消費的價格上。打個比方,比如之前19.9元一張的票,影院按30元來結算,剩下的10.1元由電商或片方來補。如今取消票補后,影院依然按30元來結算,但觀眾卻享受不到10.1元的票補優惠。
最終影片統計的均價不會變化,但觀眾實際的消費的均價會略有提升,但從整個平均值來看的話,其實沒有太多的增長。觀眾完全不用恐慌票價從19.9元飆升到40元、50元,平均下來可能只有2、3元的的增幅。
況且此次只是針對的線上票補,并未對線下補貼有所禁止,因此影院方、片方肯定會想到對應的辦法讓票價下來,但只是不能在線上達成而已。
第二,影片“貧富差距”在縮小。在之前,大片用票補+提前預售來鎖定場次占得先機,而小片無錢可砸只能被邊緣化。尤其是重要檔期中,票補鎖場堪稱無解。如今隨著票補的取消,這種“貧富差距”在縮小,市場環境相對更加的公允。
第三,品質更加重要。在票補取消之后,爛片更加沒有生存的空間,以往靠砸首日票補換來的“虛假繁榮”如今都不復存在,想靠低價票忽悠首波觀眾都變得困難,而好電影的發光也會更快。在票價基本統一的前提下,觀眾明顯會對有品質的影片更加青睞,這也是市場更加公允理性的表現。
第四,電商會被沖擊,但不會被腰斬,單純的拿掉票補并不會影響貓眼、淘票票的地位,畢竟培養多年的購票習慣已經形成。正如淘票票總裁李捷所說:“短期對第三方平臺確實不利,但長遠來看是好事”、“政策會讓行業回歸內容質量和平臺產品競爭。”
如今的貓眼、淘票票早已不是單純的票務平臺,而是帶有大量用戶流量、觀眾評分的一個綜合性平臺,單純的拿掉票補,會在短期削弱它們的地位,但依然有著在線購票、評分參考等重要的項目,還會是未來主流的購票方式。
第五,傳統發行、影院戲份將增加。雖然票補取消不會改變互聯網發行的地位,但此消彼長之后,傳統發行勢必會有所提升。而影院自身的會員卡、APP、優惠券將會有一定的回歸。
第六,片方的票補費用該砸下何處?尤其是春節檔、暑期檔等檔期中,在所謂的“5000萬票補入場券”離場的情況下,這個錢或許會有部分轉入跟影院合作。一旦片方將錢從線上轉到線下,無疑對影院有利好消息。
后票補時代
觀眾會不會離場?
通過以上的幾大變化,就能大體的分析出觀眾在失去票補后的狀態:市場整體趨于理性、觀眾實際的消費略有提升、觀眾消費電影會更加謹慎和理性、更加注重影片品質。對于行業最大的擔心,即票補取消將帶走大量的市場份額、導致部分觀眾離場,我認為并不會。
當然,從短期來看,影響肯定會有,我認為票補的取消會影響以下幾類群體。
首先是長期依賴于低價票的聰明觀眾。對于這類群體,在失去了票補之后,觀影門檻變高,觀影的頻次會有一定的下滑。
然后是部分三四線增量市場觀眾。這類群體的觀影基礎差、底子薄,看電影并不是剛需,也不是娛樂消費的唯一出口。在抽走票補后,看電影會變成可有可無的雞肋,觀影頻次會有一定的下降。
最后是即將發展為增量市場的觀眾。這個群體是龐大的,他們的觀影特點便是,只有遇到爆款,諸如《戰狼2》等才會進場;或者在春節檔才會進場。這類群體并不能稱之為主流受眾,看電影更多出于“看熱鬧”的階段,價格對他們的選擇有一定影響。
匯總起來便是底子薄的增量市場、低頻次觀影群體等,這個部分的占比并不會太大。任何提升門檻的事,都是一種不破不立,短期的損失換來長久的益處。部分增量觀眾的流失將導致整個大盤有一定下降,但幅度并不會大。因為對于絕大部分的主流票倉觀眾、存量市場、高頻次觀影者來說,價格并不是影響他們觀影的因素。
觀眾會不會離場最大的鑒定標準,永遠都是影片本身造成,如果僅因為這幾塊錢而導致流失,那么這些人也就無法稱之為觀眾。從9.9元升級到19.9元時,行業就曾出現過類似的擔心,可觀眾已經給予了反饋,市場份額也并未有下滑。
過去的幾年中,觀眾的成長是多個維度的,他們的見地、審美、對影片的判斷能力都在穩步提升,他們在深入的理解,甚至分析影片的情況,從而判斷影片是否值得入手。而從市場結果上來看,“爛片見光死、好片有好報”的現象也越發明顯,甚至可以說觀眾被爛片逼迫的越來越聰明。
如今的觀影行為,是要付出財力、精力和時間的,觀眾的每次購票行為都會伴隨著其他的消費,因此看電影更多的是一種綜合的對比,單純幾塊錢的差距,顯然不足以令觀眾離場,反之,9.9元的爛片也不足以令觀眾進場。
唯一能令觀眾離場的便是爛片不斷、透支觀眾的信心。而離開了票補這個保護傘之后,只能更加刺激創作端拿出更好的作品,同時,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,這個后票補時代,相反也能檢驗觀眾的真正成色。(南如珉)
- 上一篇:口碑是如何影響電影票房的?
- 下一篇:國慶檔即將來襲 多部新片初具“賣相”
票補沒了,但我們相信觀眾不會離開電影院
來源: 發布時間:2018年09月20日